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

教學檔案指標面向與項目

A、教育歷程與理念
   ◎A-1個人檔案:
      [ ] 姓名、學歷、教學與行政經歷、任教科目、教學專長...
   ◎A-2簡要自述:
      [ ] 自傳約 500 字,在這些學經歷中獲得的成長與啟發、對未來的期許...
   ◎A-3教育理念:
      [ ] 理念約 500 字,對教育所抱持著的理想與目標...
   ◎A-4其他

B、課程設計與教學
   ◎B-1教學計劃:
      [ ] 每學期至少 1 個任教領域/科目之教學計畫(含學期教學進度)
   ◎B-2教學設計:
      [ ] 每學期至少 1 份任教領域任一個單元之教材、教案等(建議至少含一次公開觀課教案)
   ◎B-3自編教材:
      [ ] 每學期至少 1 份自編講義、學習單或提問單、預習單等。
   ◎B-4多元評量:
      [ ] 每學期期初至少檢附 1 份評量工具(包括習作、學習單、紙筆測驗、書面報告、實作
          作品、成果發表...等評量方式)並說明預期的學習成效。
   ◎B-5教學成效分析:
      [ ] 每學期期末至少 1 份學生學習成效分析報告,以圖表或文字簡要呈現學習成果並分析成效。
   ◎B-6教學之專業省思:
      [ ] 每學期至少1份省思報告,檢視有無達到有效教學、差異化教學、補救教學等教學知能。
   ◎B-7公開課與入班觀察:
      [ ] 陳列公開課前、課後會談記錄表與入班觀察投入或軼事紀錄檔,並撰寫教學省思。
   ◎B-8其他

C、班級經營與輔導
   ◎C-1班規與授課規定:
      [ ] 導師/級任教師:每學期至少 1 份說明班級自治幹部產生方式、工作內容或輔導方式
      [ ] 科任教師:每學期至少 1 份任教領域之上課規範要求
   ◎C-2任課班級學生同儕分析:
      [ ] 導師/級任教師:每學期至少 1 份簡要任教班級的學生互動情形分析
      [ ] 科任教師:挑選 1 班分析任課班級學生的學生同儕互動情形分析  
   ◎C-3親師互動:
      [ ] 導師/級任教師:每學期至少 1 份可經由聯絡簿、給家長的信函或班刊、懇親座談會、
          家庭訪問、電話等方式聯繫和溝通(可提出書面資料或相片做為佐證)。
      [ ] 科任教師:每學期至少 1 份在班親會對家長的授課說明。
   ◎C-4學生輔導之專業省思:
      [ ] 每學期至少 1 份對學生輔導之專業省思
   ◎C-5其他

D、研究發展與進修
   ◎D-1進行教學與研究發展計畫:
      [ ] 進行與教學相關的學習研究或計畫
   ◎D-2參與專業成長與進修活動:
      [ ] 研習紀錄(經研習數位平台確認)
   ◎D-3作品發表與獲獎表揚記錄:
      [ ] 提供作品、著作、獲獎相關資料介紹。
   ◎D-4其他

E、敬業精神與態度
   ◎E-1參與或協助辦理學校各項活動:
      [ ] 每學期至少紀錄 1 次參與學校的活動情形或 1 張照片說明。
   ◎E-2擔任學校各項會議與小組成員:
      [ ] 熱心參與學校教學事務,並參與各項委員會貢獻教育社群。
   ◎E-3參與專業社群,自我增能成長:
      [ ] 每學期至少 1 份參與社群或學校專案計畫情形。
   ◎E-4其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